首页

sm调教女王

时间:2025-05-25 22:39:41 作者: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已培养千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国际化人才 浏览量:88791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获悉,设在该校的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十余年来已培养1000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两国科教文化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顺利举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丹绿色创新日”近日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和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同步举行,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在哥本哈根会场开幕式上致辞时回顾中丹科教中心的发展历程,透露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她表示,围绕《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中丹双方将在环境、气候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随后,王艳芬代表国科大与丹麦清洁科技集群(CLEAN Denmark)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包括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中丹绿色发展论坛和中丹青年交流论坛,两国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生分别分享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经验,围绕绿色政策与技术实践展开讨论,并举行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启动仪式。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举行启动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了解,中丹学院是由国科大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及丹麦8所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作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承担着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致力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创业高端人才。

  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说,中丹学院每年来自欧洲教授的规模稳定在200人次,提供水与环境、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食品与健康等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为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作总结。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她指出,下一步,中丹学院要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球面临重大挑战的能源、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合作成果转化。

  2025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以及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40周年,“中丹绿色创新日”活动在此背景下举行,既展示中丹科技合作成果,也为两国未来加强可持续发展等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赵乐际同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拉索举行会谈

脑出血是一种致命的中风类型疾病,在亚洲的发病率为30%—40%。胡荣介绍,与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关注相比,国际上对患者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明显不足。为了更好明晰脑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胡荣团队决定以自体脑出血小鼠为模型,结合临床研究,探讨脑出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浙江绍兴稽中遗址发现越国大型建筑基址

此外,青海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补助政策,引导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积极参与,利用脱贫人员集中外出务工就业等时机,深入乡镇、村社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为脱贫人口“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努力提高政策知晓度。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巡视三组原组长、一级高级监察官王亮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一定能推动经济发展态势向好向上、结构向优向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2024年风翼世界杯平潭站收官 法国、西班牙选手分获男、女组冠军

杭州10月3日电 (王潇婧)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见证了一代代华侨华人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它不仅是华侨华人寻味故土、治愈乡愁的一处港湾,也是展现多元文化交流的一本影集。

中国期货业协会原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被“双开”

活动现场,53家保险公司设摊互动,通过现场趣玩装置、展位参观互动、知识答题竞赛等,开展保险消保教育宣传活动,并在网络同步直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